我國光通信產業大而不強,芯片和器件薄弱。經過多年追趕,我國光通信產業逐漸崛起,光網絡設備,華為(第一)、中興(第四)、烽火已成為全球中堅,全球份額超4成;光纖光纜,長飛(第一)、亨通(第四)、烽火(第六)等脫穎而出,全球份額超過半,并逐步實現光棒自給;而在光器件領域,躋身全球前十的僅有光迅(第五,6%)、海信,國內廠商主要依托成本優勢,集中于下游封裝測試,在芯片領域薄弱,光芯片占有率不足10%,高端芯片依賴進口,高端器件、組件及模塊的供應受日、美制約。
中興禁運事件敲響警鐘。隨著中美競爭逐步顯性化,中美貿易爭端升級。今年年初,美國商務部宣布將中興及其附屬的三家公司列入“實體清單”,禁止美國企業及代理美國產品、技術的廠商向中興出口相關的技術和產品。在高端器件上對Finisar、JDSU、Oclaro、Avago等美國廠商的依賴,凸顯了我國光電子產業的“空芯化”危機,中興禁運事件為我國光電子產業敲響警鐘。
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落地在即,光電子上升為國家戰略。創新中心聚焦核心光電子芯片和器件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,打造集研發設計、測試驗證、產業孵化、人才培育、行業服務五大核心能力的“技術研究院+產業孵化及服務平臺”,是響應《中國制造2025》主要舉措,為制造強國戰略重要一步,將加速我國核心芯片及器件領域突破,加速國產替代進程。目前,工信部、湖北省各級政府均正在制定相關政策,給予創新中心建設或項目建設方面的支持。
盈利預測及評級:創新中心建設方案由光迅科技起草,初始將由光迅獨資,未來一年內將引入光電子產業龍頭企業、科研院所、大專院校及產業基金等。光迅執“創新中心”之牛耳,未來技術成果轉化上或占先機,有利于補足高端芯片及器件短板,強化綜合實力。我們預測公司2016-2017年凈利潤為3億元、4.4億元,對應PE分別為56倍、38倍,維持“買入”評級。 |